海洋浮标的发展史普及
发布时间:2020-06-18 点击次数:6627次
海洋浮标是一种现代化的海洋观测设施。它具有全天时稳定 的收集海洋环境资料的能力,并能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、自动标示和自动发送。海洋浮标与卫星、飞机、调查船、潜水器及声波探测设备一起,组成了现代海洋环境主体监测系统。
一、发展史:
海洋浮标研制始于四十年代末——五十年代初。六十年代,在海洋调查中开始试用海洋浮标。七十年代中期,浮标技术趋于成熟,进入实用阶段。
上有十多个 家在发展海洋浮标,据不*统计,各 研制和使用的锚浮标有200多个,漂流浮标1000多个。
二、工作原理:
海洋浮标分为水上和水下两部分,.水上部分装有多种气象要素传感器,分别测量风速、风向、气压、气温和湿度等气象要素;水下部分有多种水文要素的传感器,分别测量波浪、海流、潮位、海温和盐度等海洋传感要素。
各传感器产生的信号,通过仪器自动 理,由发射机定时发出,地面接收站将收到的信号进行 理,就得到了人们所需的资料。有的浮标建立在离陆地很远的地方,便将信号发往卫星,再由卫星将信号传送到地面接收站。
大多数海洋浮标是由蓄电池供电进行工作的。但由于海洋浮标远离陆地,换电池不方便,现在有不少海洋浮标装备太阳能蓄电设备,有的还利用波能蓄电,大大减少了换电池的次数,使海洋浮标 简便经济。